中国照明学会
十里秦淮灯火灿,六朝遗韵落江南……阅江楼上阅江流,登高远眺,一边是金陵古城的满眼繁华风光,一边是万古奔流的长江浩浩荡荡,前有历史底蕴与时代旋律交织着的文脉传承,后有其地势钟灵毓秀妙不可言,长江水穿城而过,秦淮两岸景观带熠熠生辉,南京照明集团更是与时代碰撞出如今的城市“经纬脉络”,以“五网融合”、智慧路灯建成感知城市脉搏的物联感知体系,“城市神经元系统”中的每一盏灯,都在一步一步丈量着智慧城市的演进步伐,连结起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

回眸过往,南京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北进、东扩、西拓、南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照明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南京照明集团以光泼墨,氤氲了一个又一个城市诗篇,如勾勒城市路网骨架的长江大桥、激活城市记忆的古建筑明城墙、凝练城市气质的现代都市夜景金陵饭店、雅韵传承金陵新辉的“古都新站”南京南站、一夜尽赏四时风光的“博爱之心”玄武湖等,让山水城林潋滟生色,还走出南京承接拉萨大昭寺、五峰山大桥、杭台大桥等重大景观亮化项目等等,其中,玄武湖景观亮化项目不仅荣获2019年阿拉丁神灯奖十大工程奖,还斩获2021年MUSE国际设计奖照明类设计最高奖项铂金奖;长江大桥照明工程获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一等奖;南京秦淮湾大桥夜景照明工程和金陵饭店夜景照明工程分别获得第27届阿拉丁神灯奖的优秀工程奖和最佳工程奖以及2022年MUSE国际设计大奖照明设计类银奖……实现以灯火探寻城市“文脉”元素的延续和传承、历史与现代的交织融合。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秦淮河

现代都市金陵饭店

“古都新站”南京南站

南京玄武湖“博爱之心”

拉萨大昭寺景观亮化项目
然而金陵古城的城市照明之美,不仅在于流光溢彩的高楼、穿城流动的碧水、敞亮明媚的大道、色彩斑斓的景观带,更在于路边的灯杆、路面之下的管道、链接城市未来的感知体系…在城市框架倍增的基础之上,多年来南京照明坚持“设施为王”,以“服务城市、服务发展”为先,地上地下齐抓,“里子”“面子”全不落下。截至2023年3月,照明集团管养设施体量超过160万余盏,覆盖主城六区及江北新区、紫东部分片区共约1350平方公里,形成了契合城市定位、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国有资本布局。在此期间,不仅注重拉照明框架、夯实产业基础,更加注重强素质、增内涵,积极开展新老城区路灯专项整治提升计划,还实现了原有市政、公安、通信领域内地上杆件与地下管线全覆盖,形成设施管养的大一统格局,为城市环境“净颜”,露出最美路灯“天际线”,为做好数据沉淀以及创造协同效应铺下基石,更为基础设施稳定运维及我市智慧城市发展打牢基础。

拥有千年文明的金陵城在城市发展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延伸城市的历史内涵和精神气质,基于文脉赓续、古城新韵设计理念的一批批“内修外塑”代表性景观亮化项目,已成为南京文化新品牌、城市发展新名片,擎起了全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旗,以一河风华盛放满城诗意的秦淮河景区不仅改变了城区的整体精神气质,在今天依然没有停止建设、优化、智慧发展的脚步。如在夫子庙景区,36套多功能路灯杆集成视频、广播、显示屏等多种设备,在单根智慧灯杆实现人脸识别、倚门出摊识别等功能;通过先进技术,实现“智慧夫子庙”的数据打通,让功能场景实现具体应用,减少巡查消耗,降低景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成本30%以上,该智慧杆项目同“青奥示范区智慧路灯机器人项目”一道入选“国家节能中心智慧城市、智能多功能杆系统创新应用优秀案例”。

南京夫子庙
当下,以智慧灯杆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使能器。自1997年国家信息化建设正式进入展开阶段,南京照明建成了全国首个照明集中控制中心,依托控制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工程与信息化系统相结合,数字基因的萌芽在此刻深深根植于照明产业的发展血脉之中。在2013年,南京照明就率先提出“信息路灯、智慧路灯、价值路灯”“三步走”战略,十年间,南京城市照明从功能性的信息路灯时代,迈入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路灯时代,路灯设施也历经三次迭代,从单一照明功能的传统路灯,到硬件复合的综合并杆,再到数据打通的智慧灯杆,进化至现在AI赋能的路灯机器人,尤其是基于智慧路灯机器人研发并落地的“万象”城管系统及“鹰眼”交通执法系统,入选2022年度南京市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成为南京市“智改数转”及智慧城市的典型性应用场景。

“信息路灯、智慧路灯、价值路灯”“三步走”战略

南京南站交通营运鹰眼智能研判平台

万象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分析识别系统
大道之行,无远弗届。在数字转型、创新发展期间也历经坎坷,2019年“景观亮化工程”专项整治行动开启,多项重大亮化项目已陆续接近尾声,城市照明市场也接近饱和,彼时企业生存发展面临项目“青黄不接”、景观市场经营“相对空白”的艰难困境。面对市场急流,创新更是关键,南京照明迅速认清形势,摸准改革发展脉搏,牢固确立“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市场化经营是工作源动力”的经营理念,也由此,南京照明坚定不移地踏着改革的时代鼓点,不断深化新基建视域下城市照明产业一体化智慧运营模式,深度布局数字生态建设和数字化创新设想,并持续发力“五网贯通”建设,成功打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均质分布、全域覆盖的路灯“杆件网”、毛细血管级的城域级城市用电公网“能源网”、自主投资建设路灯5G基站超1500座的“无线网”、铺设地下光纤路由总长超过600公里的“有线网”,进一步构建以城市照明“一网统管”数字中台为统筹、以AI赋能智慧杆为核心的城市“算力分布网”,实现“握指成拳”体系化、智慧化、前沿化发展模式的“质”的飞跃。

“五网贯通”图例
守得云开见月明,时间是最好的见证。对标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南京照明已建成城域级物联感知体系和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形成了城市级战略性基础资源,并建成运行多个如喵喵街、青奥园区等多个智慧城市示范区,打造数据、业务、能力、产业等“四大中台”,全面支撑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翻开了现代照明产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运营、智能化感知的崭新篇章,城市照明已然跨界成为南京数字经济和新基建产业发展中的鲜明标识。

“节能减排”、“双碳”、“新城建”是南京照明紧紧抓住产业绿色低碳强势起步的重大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市场化、绿色化、品质化、精细化的城市照明工作理念,再鼓干劲、再创一流,进一步盘活存量设施,充分彰显城市照明产业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续写新荣光。

2019-2022集团减碳量数据图
早在2008年的天保桥路灯工程中,南京照明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突破管理瓶颈,实现变功率节能技术创新;自2013年起,率先进行城市照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在新建工程中全面推广LED照明应用,并有序推进存量设施LED节能改造,次年南京机场高速两侧路灯就已实现全面LED化并成为道路照明技术示范应用。多年来,南京照明以技术迭代、模式创新、效能提升为主线,路灯由传统的集成控制升级为单灯控制,并成功执行远程调光策略,照明节电率可达到30%,截至2022年底,已累计完成LED路灯改造约9.85万盏、新建5.44万盏,主城区和江北新区LED路灯占比超过82%,近四年年均减碳量达3.2万吨。进一步,南京照明矢志创新,深研零点调光和定制调光等前沿照明技术,目前已实现4万盏光源的单灯实时监测和1.7万盏光源的远程调光,逐步落地城市全域场景调光和按需用光。
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再到“进展明显、蹄疾步稳、有力有序”,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南京照明始终坚持“善政、惠民、兴业”发展初心,对时代使命的共鸣,也坚定了当下能源创新方向,高质量发展再次按下“快进键”。为最大化激活地上设施及地下管网运行感知神经,精细感知城市“心跳”和“脉搏”,南京照明依托“五网融合”城市感知底座,率先研究“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基建+新能源”技术创新,探索构建城域级分布式能源站,旨在与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及紧密协同,充分释放城市物联感知体系的“物联、数联、智联”等三联一体的协同效应,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综合利用和转型提供发展空间,让未来智慧能源体系更具有骨骼基础,助力打造集“大脑-神经系统-神经末梢”三位一体的低碳智慧城市“生命体”。
躬逢伟大时代,南京照明多年数字化改革发展历程、创新转型探索实践,已然成为城市照明特色现代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生动样本。赤道巍峨,大江上下,千帆勇竞,大美无声砥砺前行,演绎着新时代的洪钟大吕,浩瀚和声下,更加辉煌的、波澜壮阔的照明事业画卷,正等待所有的照明人去一往无前、挥洒绘就,镌刻时代繁华印记。

供稿:南京照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