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所与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合作,联合开设“节能材料与工程”(交叉学科代码99J1)博士点教学。
节能材料与工程学科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其研究方向有:燃料电池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锂离子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先进纳米材料及节能装备(纳米晶体材料受热变形理论研究、半导体纳米晶体研究、纳米节能装备研究)、稀土发光材料(白光LED荧光材料研究、真空紫外荧光粉与真空紫外量子剪裁材料研究、长余辉储能材料研究、光伏敏化材料研究、闪烁体材料研究)和固态照明器件及工程(固态照明器件制备技术研究、固态照明产品设计、固态照明系统工程设计)。
培养方案:
实行导师负责制,计划每年培养博士5名以上,硕士30名以上,与节能材料的相关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2~3个。
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硕博连读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左右(含硕士阶段);提前攻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左右(含硕士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