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照明网
不久前,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下称“大运会”)火炬“蓉火”已回到主办地——成都,预示着这场全球性体育盛会已经进入最后一轮倒计时。与此同时,蓉城的大运气息也越来越浓厚。
近年来,成都市充分利用大运会契机,激发地方绿色产业活力,并结合智能化科技,推动本土能源结构调整。在这样的地方产业态势下,作为承载全国绿色产业发展与智能化变革重任的照明行业,在大运会会场内外又绽放着怎样的时代光芒呢?
在距离大运会开幕仅余16天之际,中照网在此解密与这项全球盛事举办息息相关的五类照明创新科技,向全球照明业界展现中国照明产业的蓬勃发展活力。
一、场馆智能互联照明控制系统
在大运会简阳赛区,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一直坚持坚持“绿色、节俭、必须”的办赛原则,建设了一套高效、低耗、稳定的智能照明系统。该系统与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相匹配,在赛时实现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的同时,更可对516套赛事专用灯和6010个普通照明灯进行分时、分区智能控制,助力场馆的可持续按需用能。

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昕诺飞不仅为场馆地带来了高效节能的飞利浦LED专业体育照明灯具、LED线条灯,更带来了Interact智能互联照明系统,帮助该场馆打造成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足球场。

昕诺飞Interact智能互联照明系统营造的球场灯光秀效果 来源:昕诺飞
该系统可提供动态的照明控制,轻松实现开闭幕及中场灯光秀,效果在国内首屈一指,让观众享受全新的沉浸式照明体验。借助Interact智能互联照明系统,可集成场馆外立面的LED线条灯和场内的LED专业体育照明灯具,打造同步的动态灯光效果,从而营造一种完全身临其境的体验。该足球场也是昕诺飞在国内点亮的首批内外联动体育场馆,对于其他体育场馆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通过Interact直观的显示面板,球场管理人员可以更方便地监控赛场、外立面、观众席等多个不同区域的照明系统运行状态,以确保场内和灯光表演都能获取最佳照明效果,同时优化能效,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二、消防应急照明指示系统
在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内部,消防应急照明指示系统是一个智慧十足的“消防大脑”。该系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据不同的报警点位,“指挥”2690套应急照明系统自动生成优撤离路线,协助馆内人员迅速撤离。

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智慧场馆 来源:川观新闻
据悉,目前应用于大型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指示系统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缝对接,当发生火灾时,得到火灾信息,系统自动生成逃生路线,并让通信功能设备与灯具相互连接起来。当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及灯具发生短路、断路等故障时,控制器能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指示故障报警地点并保存故障报警信息,保障了电气安全的可靠性。其中,控制器可对系统内部的所有组件工作状态进行24小时监控,实时检测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包括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灯具,火灾报警时,能迅速发出指令,控制灯具的显示状态。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配合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使用,在危急时刻还能够快速针对风向、就近出口、火灾的烈度、人群密度做出分析,给出安全的疏散路径指示,智能打开消防应急标志灯的指示方向以及应急照明灯,帮助建筑内的人群实时地选择逃生路线,指引安全逃生方向,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为建筑管理方担心的安全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光储智慧路灯
本届大运会提出了要以“赛事侧”清洁能源保障推动“城市侧”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折射出成都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缩影。对此,成都市也充分利用大运会赛事契机激发产业活力,积极发挥本土产业优势,加速充换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设施场景融合,示范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华体科技“智慧路灯+储能+充电桩”应用场景 来源:华体科技
在大运会马拉松比赛沿线的双流金河路区域,成都市打造了室内首批“智慧路灯+充电桩”示范段,让12盏路灯变身充电桩,把街边充电场景变为现实。这些智慧路灯来源于双流本土企业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体科技”),通过在灯杆上加装风力发电装置、光伏板、专用储能设备、超级快充应急能源接口,打造“智慧路灯+储能+充电桩”的新场景。
据悉,华体科技今年3月就在照明与新能源业界首次提出了“基于智慧路灯的路侧分布式储能网”概念,以智慧路灯这类天然载体为基础,搭载智能充电设备,打造街边充电场景,让路灯网“变身”巨大的储能网,用“新基建+新能源”的技术创新为大运会的绿色低碳办赛赋能。
四、采光井玻璃幕墙
在大运会运动员训练与热身的场地——成都大学排球馆,有一个银灰色、600平方米大小的玻璃采光井。阳光照进采光井,均匀散布在场馆各处。这样的一个导光照明装置,被称为采光井玻璃幕墙。

成都大学排球馆采光井玻璃幕墙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
采光井玻璃幕墙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建筑型材玻璃,因截面呈U形,比普通平板玻璃的机械强度更高,有理想的透光性、较好的隔音性、保温隔热性,而且施工简便。据悉,如果与未安装采光井玻璃幕墙的同等大小场馆对比,每天在灯光耗电上可节约300—500千瓦时,相当于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两三个月的用电量。

成都大学排球馆副馆里的采光井 来源:成都生态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无电照明系统的采光井玻璃幕墙100%利用自然光照明,即使在阴雨天也能保持全天候充足、稳定的光照亮,不仅大大降低了建筑的碳排放,还为运动员和观众营造健康的光环境,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进一步升华成都大运会的“绿色低碳”办赛宗旨。
五、夜光跑道
简阳市文化体育中心在场馆外还建设了夜光跑道,不仅营造了靓丽的景观照明视觉效果,还节约了安装照明光源和照明用电所需的建设与运营成本,提升了场馆能耗使用效益,实现了办赛低碳环保的理念。
夜光跑道通常由荧光粉、聚胺酯和丙烯酸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能够在日间吸收阳光或人工光源的能量,在夜晚释放出光亮;夜光跑道也可以通过撒布发光碎石、涂抹发光粉粒等工艺达到发光效果,其发光材料分为自发光和蓄光型自发光两种。
其中,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夜光路面就像充电电池,吸收了激发光能并储存起来,光激发停止后,再把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慢慢释放出来,并可持续发光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这种“吸收光—储存—再发光”并可无限重复的过程与蓄电池的“充电—放电—再充电—再放电”的反复重复过程相似,实现不需要电网供能的发光与照明。
结语:随着大运会准备工作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照明业各界对这项全球体育盛事的参与热情也将随之高涨。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热切期待,更多融合绿色低碳与智能科技的照明创新产品与技术将陆续涌现,用智慧之光点亮体育事业关注者的伟大梦想。
编辑:严志祥